2022-7-8
在加速康復外科(ERAS)的系列措施中,患者的營養狀態是決定術后康復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全國約30%-50%的住院患者存在營養不良問題,且營養不良是術后并發癥發生的獨立預后因素。
根據NCIS全國抽樣調查數據(2018年)顯示,中國住院患者的平均營養篩查率僅為18.97%,反映我國營養風險篩查覆蓋率較低,難以為臨床營養診療提供干預支持?;贏I的惠每營養風險篩查管理系統,依據《營養篩查及評估工作規范》與臨床的實際需求,制定規范化質控指標,從患者入院到出院全程自動執行篩查及評估,幫助醫護人員落實營養篩查規范,切實提升在院患者風險管理能力與醫療服務質量水平。
動態評估、實時預警
AI助力規范開展營養風險評估管理
ERAS營養管理是通過優化圍手術期營養支持與治療的相關處理措施,減少代謝應激反應和并發癥,以達到患者快速康復和住院時間縮短等目的。因而,圍手術期營養風險評估尤為重要。然而,臨床工作瑣碎、繁雜,加之營養風險評估節點較多并貫穿整個圍手術期,給臨床營養管理帶來較大的工作負擔,且容易造成漏評、錯評等風險問題。
惠每營養篩查風險管理系統無縫對接醫院各信息系統,對全部住院患者離散數據進行全量整合與關鍵特征挖掘,在患者入院8小時內、術后8小時內、住院每滿7天時等關鍵節點實時提醒醫護人員進行NRS營養風險評估,并動態識別患者營養風險發生變化提醒臨床復評等,有效提高評估質量和效率,為臨床構建營養風險規范化管理模式。
例如,系統根據評估分值進行營養風險分層,當NRS2002營養風險篩查評分<3分時,表示暫無營養風險;而當NRS2002營養風險篩查總分≥3分時,表示患者存在營養風險,系統即智能判斷有無營養補充醫囑,提醒醫生采取營養支持措施及再次進行復評。
除了智能識別評估節點、實時提醒醫護人員完成營養風險評估外,當AI識別到患者的營養評分風險升高時,系統還會根據風險變化實時預警,及時讓醫護人員了解到患者的營養風險變化并進行重新評分。
營養篩查率提升65.5%
大幅提高臨床營養診療水平
在住院患者中開展營養風險篩查越來越得到重視,今年6月,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指標匯編(4.0版)》,對臨床營養專業的住院患者營養風險篩查率、存在營養風險住院患者營養治療率、糖尿病住院患者營養評估率等指標的定義、計算公式、意義進行了明確界定,進一步規范了住院患者營養篩查與治療管理。
營養風險篩查是對患者進行營養支持治療的前提。某三甲醫院上線系統3個月,臨床醫生對住院患者的營養篩查率由3月的54.19%提升至5月的89.72%,提升比例達65.5%。通過營養評估的規范管理,逐月提升醫護人員的臨床營養評估篩查覆蓋率,助力提高臨床營養診療水平,加速患者康復速度。
某三甲醫院基于AI的營養風險篩查情況
在基于AI的營養治療方面,根據數據統計,營養風險患者的營養治療率由4月的32.42%上升至5月的36.82%;糖尿病患者營養治療率由4月的24.46%上升至5月的32.92%。反映系統對有營養風險的患者能有效規范臨床進行治療措施,從而助力降低營養風險,改變醫療結局。
除了營養風險篩查外,針對ERAS的其余核心管理流程,如疼痛管理、禁食水管理、術后惡心嘔吐等,也構建了基于AI的惠每智能管理流程,通過實時監控臨床ERAS路徑執行情況并進行事中預警,幫助醫院規范化開展ERAS,并為醫院建立行之有效的ERAS管理流程提供支撐。
成為我們的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