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1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國家重癥醫學中心設置標準》和《國家重癥區域醫療中心設置標準》。相比于此前發布的國家醫學中心設置標準,重癥醫學對電子病歷應用水平要求進一步提升。
01
已啟動15個國家醫學中心建設
自2017年1月,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十三五”國家醫學中心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啟動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規劃設置工作,到《國家重癥醫學中心設置標準》發布為止,已發布13個國家醫學中心設置標準,加上在此之前發布的國家兒童醫學中心設置標準,和在2015年確立的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已啟動15個國家醫學中心的建設。
目前有12個國家醫學中心已確定22家醫院作為主體建設醫院。其中,有12所醫院在北京,6所在上海,此外湖南、廣州、杭州、成都、武漢各有1家,一線城市占據了絕大半的份額。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和其他國家醫學中心設置標準類似,國家重癥醫學中心和國家重癥區域醫療中心設置標準分別從基礎要求、醫療服務能力、教學能力、科研能力、承擔公共衛生任務和社會公益情況、落實醫改相關任務和醫院管理情況六大方面出發,用具體的量化標準勾勒出合格的國家重癥醫學中心和國家重癥區域醫療中心的樣子。
02
醫教研能力要求具體到數字指標
在各個維度的規定上,國家重癥醫學中心和國家重癥區域醫療中心的要求類似,差別主要在于開展醫教研活動的“規模上”,例如:
1. 基本條件中,國家重癥醫療中心近 3 年年均收治患者要≥2000名,國家重癥區域醫療中心近3年年均收治患者≥1600 名即可。
2. 診療能力上,國家重癥醫學中心要求近3年重癥醫學科累計收治病例覆蓋疑難危重病種清單的80%以上,而區域醫療中心達到70%以上即可。兩類中心開展的核心技術分別要求涵蓋核心技術清單(附表 2)的 80%以上和70%以上。
3. 教學條件中,對于獨立教學區域的面積,國家重癥醫療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的要求分別為3000 平方米及以上和1000平方及及以上,教學專用的多媒體教室面積的要求分別為1000平方米和≥500 平方米,且國家重癥醫學中心要求有博士研究生學位授予點。
4. 師資構成中,國家重癥醫學中心對重癥醫學科副高級及以上職稱、研究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的人數要求分別為≥15人、≥10人和≥5人,區域醫療中心的人數要求分別為≥10人、≥5人和≥3人。
5. 科研能力上,國家重癥醫學中心和國家重癥區域醫療中心都要求建設有臨床數據中心,重癥(膿毒癥、ARDS或AKI)注冊登記平臺及數據庫,但是對數據庫病例數的要求分別為≥1萬人和≥3000人。
03
信息化水平要求高于三級醫院
在落實醫改相關任務的各項規定中,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需分別在全國范圍和區域范圍推動分級診療制度、醫聯體建設和遠程醫療。
對于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水平,無論是國家重癥醫學中心,還是國家重癥區域醫療中心,信息平臺建設都需要達到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四級要求,醫院電子病歷建設達到國家衛生健康委電子病歷應用等級測評五級要求。
根據2018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通知》的規定,三級醫院要求到2020年達到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4級水平,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評價4級以上??梢钥闯?,國家重癥醫學中心和國家重癥區域醫療中心對電子病歷應用的水平要高于對三級醫院的要求。
此前發布的13個國家醫學中心設置標準中,只有國家重癥醫學中心、國家內分泌代謝病醫學中心和國家癌癥醫學中心對電子病歷應用等級的要求達到了五級。電子病歷應用水平五級意味著要做到統一數據管理,并支持中級醫療決策支持。
國家醫學中心對電子病歷應用和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的要求
重癥患者往往需要嚴密觀察和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因而對醫療護理信息的實時性、準確性要求更為嚴格。各種數據和指標處理起來繁瑣,儀器種類又多,因此用于簡化、提高效率和醫療質量的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已有不少三甲醫院達到了電子病歷應用水平五級,可通過AI等智能工具持續監測患者生理指標和臨床癥狀等,并結合現病史、既往史、用藥史、檢驗結果、檢查結果等情況,智能分析患者病情,為醫生智能推薦相關的治療方案及對應的用藥方案。
成為我們的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