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3-7
編者按:
根據公開資料,截至2022年,全國共有232家醫院獲評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高級別醫院(5級及以上)。HIT專家網咨詢服務部通過對高級別醫院的公開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由此折射我國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的整體進程。(分析數據難免存在謬誤,還請批評指正。)
截至2022年12月,在全國232家電子病歷高級別醫院中,共有4家醫院獲評7級、32家醫院獲評6級、196家醫院獲評5級,8級空缺。從區域分布來看,華東(113家)地區遙遙領先,華中(31家)、華南(29家)分列二三名。擁有20家以上高級別醫院的省份分別為:江蘇(37家)、廣東(24家)、浙江(22家)、上海(20家)。四川、湖南、甘肅三省在2020年實現“零的突破”,目前仍有重慶、海南、青海、西藏缺席高級別醫院榜單。
從醫院等級來看,獲評高級別醫院的三級醫院數量為226家,占比97%,其中三級甲等醫院占比為81%。
在2018-2021年四次三級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成績單上,前10名幾乎被高級別醫院“霸屏”。這也說明,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與醫院整體實力提升目標一致,互為表里。
以下為報告正文。
時間進度:與政策發布同頻共振
2011-2022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包括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共公布266家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高級別醫院(5級及以上),目前仍在榜單上的醫院數量為232家。
在232家高級別醫院中,4家醫院獲評7級、32家醫院獲評6級、196家醫院獲評5級,8級仍然空缺。
作為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最強指揮棒”之一,電子病歷高級別醫院的誕生往往受到強烈的政策驅使。圖1所示是2011-2022年期間,獲評電子病歷高級別醫院的數量情況。(注: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工作,一般是在本年度啟動,下一年度發布上一年度的評級結果,如2018年高級別醫院名單是在2019年公布,依此類推。)
圖1 2011-2022年獲評電子病歷系統應用高級別的醫院數量
HIT專家網咨詢服務部梳理了重點政策與時間節點:
2011-2016年:2011年10月,原衛生部發布《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方法及標準(試行)》(即2011版標準),并基于此版標準對原衛生部電子病歷試點醫院進行分級評價,后持續擴大評價范圍。2011-2016年間,共有42家醫院獲評高級別醫院(至今仍有37家醫院在榜)。
2017年:2月,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電子病歷應用管理規范(試行)》,指導醫療機構加強電子病歷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在當年分兩批公布的高級別醫院名單中,共有17家醫院上榜。
2018年:8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所有三級醫院2019年達到3級以上、2020年達到4級以上”的建設目標。1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管理辦法(試行)及評價標準(試行)》(即2018版標準),并沿用至今。當年新增31家高級別醫院。
2019年:三級公立醫院與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文件出臺,分別將“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列為“醫療質量”考核的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官員鮮明表態:“所有公立醫院都要參加電子病歷應用評級”。當年共有51家醫院獲評高級別醫院,更新增2家7級醫院,使得7級醫院的數量達到4家。
2021年:《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促進行動(2021-2025年)》明確指出:將信息化作為醫院基本建設的優先領域,建設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信息系統,并將電子病歷評級目標調整為:到2022年,全國二級和三級公立醫院分別達到3級和4級。當年獲評高級別醫院的數量創下新高,為71家。
區域分布:華東地區遙遙領先
從電子病歷高級別醫院的地理分布來看,華東地區依舊占據半壁江山,擁有113家高級別醫院,占比為49%,遙遙領先。華中、華南、華北地區占比分別為13%、13%和11%。整體情況如圖2所示。
圖2 高級別醫院區域分布情況
從各省情況來看,232家高級別醫院分布在27個省份(含省、直轄市、自治區)。截至2022年,除港澳臺地區外,目前仍有重慶、海南、青海、西藏缺席榜單。如圖3所示。
圖3 各省獲評電子病歷系統應用高級別的醫院數量
與2020年數據對比,“第一陣營”的高級別醫院數量門檻升至為20家,共有4個省份入選。其中,江蘇依然獨占鰲頭,高級別醫院從19家攀升至37家。第2-4名名次發生輪換:廣東和浙江兩省的高級別醫院數量翻倍(分別從12家升至24家、11家升至22家),分列第二、第三;上海的高級別醫院數量略有增長(從18家增為20家),位居第四?!暗谝魂嚑I”4個省份共有103家高級別醫院,占總數的44.3%。
“第二陣營”擁有10家以上的高級別醫院,共有4個省份。其中,福建、河南兩省表現突出,分別有11家與8家的新增數量。
“第三陣營”擁有1-9家高級別醫院,共有19個省份。其中,四川、湖南、甘肅三省在2020年實現高級別醫院“零的突破”。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2020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情況,上海、北京、浙江3個省份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平均級別超過4級,提前完成任務。
各省近兩年的高級別醫院增長情況如表1所示,江蘇、廣東、浙江、福建4省位居前列。
表1 2020-2022年各省獲評電子病歷系統應用高級別的醫院數量
醫院等級分布:已成三級醫院主場
在232家高級別醫院中,三級醫院數量為226家,占比97%,其中三級甲等醫院數量為188家,占比81%(如圖4所示)。高級別醫院已成三級醫院的絕對主場。(注:醫院等級信息來源于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全國醫療機構查詢”、中國醫院協會官網“會員檢索”版塊信息顯示。)
圖4 獲評電子病歷系統應用高級別醫院的等級情況
而從具體的電子病歷級別分布來看,獲評6級、7級的高級別醫院均為三級醫院,在榜的6家二級醫院均為5級(如圖5所示)。
圖5 各級別醫院的等級分布
三級公立醫院“國考”前十被高級別醫院“霸屏”
從2018年三級公立醫院首次“國考”開始,前10名就幾乎被高級別醫院“霸屏”。如圖6所示,2019年、2020年的“國考”前十,分別有8家5級醫院、1家6級醫院、1家7級醫院。
圖6 2018-2021年四次“國考”前十名中高級別醫院數量占比
另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國考”前50名醫院中,至少有24家醫院為電子病歷高級別醫院,其中第6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為6級、第12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為7級。此外,還有多家電子病歷高級別醫院在婦產醫院???、中醫綜合類等其他序列中排名前十。
電子病歷評級并不是單純的信息技術工作,其根本目標是借力信息化提升醫療業務效率,提高醫療質量。上述醫院用實際行動證明: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與醫院整體實力提升目標一致,互為表里。
過級進度:5級沖刺6級的平均時間是2.3年
在單個醫院的過級進度方面,在32家6級醫院中,選擇有明顯過級時間節點的醫院21家,分析其通過5級與6級的時間差,如圖7所示,歷時3年的醫院有6家,歷時2年的醫院為10家,歷時1年的醫院為4家;從5級到6級的平均過級時間為2.3年。
圖7 21家高級別醫院通過5級、6級的時間差
往年榜單變動原因分析
比對2011-2022年數據,可以發現,電子病歷高評級醫院榜單不是逐年累疊,而是有所變動,主要體現為:
(1)27家醫院曾兩次獲評電子病歷高級別醫院(見表2),最終榜單僅保留最好成績。
表2 曾兩次獲評電子病歷系高級別醫院名單
(2)5家醫院被取消評級結果。根據2018版標準及《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工作規程》的相關要求,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每年度對既往通過國家級審核5級及以上的醫療機構進行監督抽查;抽查不合格的,取消該醫療機構評價結果。
(3)2家醫院級別有所調整。根據2018版標準要求:“間隔超過2年未參加評價的醫療機構,需再次通過原級別評價后再申請更高級別評價”。對比數據可以發現: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平陰縣人民醫院曾在2011-2016年期間獲評6級,但在2022年公布的名單中調整為5級。
(4)此前分開參評的集團化醫院分院區,后合并入主院區統一參評。在2018年榜單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北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曾獲評5級;2019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北院獲評6級。而在2022年榜單中,均以整體形式呈現。
(5)部分二級醫院順利晉升為三級醫院。2020年前后,包括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醫院、莒縣人民醫院、界首市人民醫院、肇東市人民醫院在內的多家醫院成功獲得晉級。這也直接導致2022年榜單的二級醫院數量有顯著減少。從《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對電子病歷的要求來看,這些醫院將電子病歷建設與等級醫院建設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起到了相輔相成的“雙贏”結果。
結語
當前,我國公立醫院的電子病歷平均級別,離“二級和三級公立醫院分別達到3級和4級”的整體目標還存在著一定距離?!半娮硬v評級”依然是大多數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梢灶A計,未來將有更多的醫院向電子病歷高級別發起“沖刺”。
HIT專家網建議,電子病歷評級應將重心放在醫療業務的內涵建設。特別是對于沖刺高級別的醫院而言,電子病歷評級早已脫離單純的系統與功能建設層級,轉而要啃的“硬骨頭”包括:管理思路的轉變、頂層設計的補充、舊有流程的重塑、數據使用的壁壘等,而這也是信息化、電子病歷系統應用評級的初心和難點所在。
【報告下載】:
PDF版報告下載,請點擊后面鏈接下載:2022年電子病歷系統應用高級別醫院數據分析報告 (hit180.com)
原文來源:HIT專家網
成為我們的
合作伙伴